「一网读尽·主题书单」家庭故事

图片


图片

家庭故事,是永远也说不完的,家是我们最初的保护层,也是我们最终的避风港,在家里,有欢笑有温馨,但有时候也会有摩擦有眼泪,好在不管发生什么,家是永远不会散的,正如我们的心,不管离得多远,总是会遥遥牵挂着家人。


本套书单将为您讲述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。

图片

图片


图片


《猴儿与少年》

作者:[中] 王蒙


施炳炎已经过了九十岁了,他说在他的青年时代,得知了一大套关于年龄的文辞命名,他感觉到的是奇异与遥远,仍然不无悲凉。看到了“古稀”“耄耋”的说法,那种陌生与将尽的感觉令他回避。他更惧怕的却又是中途失去到达古稀与耄耋的福寿。后来呢,同样遥远的南北两极、赤道,他虽然没有去,毕竟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经停候机八次了,那个机场的候机室大如一个篮球场,而机场快餐店的墙上,挂的是一张压扁了的五官俱全的北极熊皮。


不知不觉,不可思议,关于年龄的美妙的众说法,他也都一一经历了即失去了或者正在经历即正在失去着。




图片


《屋檐底下住着吓唬》

作者:[中] 甜老虎


“黑乎乎”是胡同里的捣蛋鬼、隔应、害怕还有哎呀,以上四类统称为吓唬家族——简单地称他们为吓唬也行——专门负责吓唬小孩子。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的“黑乎乎”,一个个都很宅,还胆小,只爱看电视剧,每天待在房檐的夹缝里,连屋都不出。吓唬家族所待的老房子,早晚是要拆掉的,可吓唬人的这些本领,随着年轻的小吓唬们不肯再学习,大多也荒废了。


就像小吓唬对老吓唬说的:“过去黑啊,吓唬吓唬还管用,现在是个小孩手里都拿着手机,朝哪儿照哪儿就亮,我还怎么吓唬?”




图片


《人世间》

作者:[中] 梁晓声


周志刚一个山东贫苦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东北得到了城市户口,与妻子李素华在光字片定居,生了三个孩子,老大周秉义,老二周蓉,老三周秉昆。


周家夫妇一直信奉知识改变命运,对三个孩子的教育从不松懈。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,却常常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。周秉义和周蓉在学习上非常争气,从不让父母操心,在新中国恢复高考那年,双双考上了北京大学,一个做到了市长,取了副省长的女儿;一个成了大学教授,实现人生逆袭。小儿子周秉昆只有小学文凭,书没读完就去当了工人。




图片


《我家有个小学生》

作者:蔡朝阳


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,总有操不完的心,生怕因为自己的选择不当,让孩子落后一步。不过,还有一些父母,除去学业,还非常注重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体验和感受,比如说这本书的作者蔡朝阳。


蔡朝阳曾经是浙江省的语文名师,如今是书籍出版人,他是怎么给孩子选学校的呢?他并没有像一大群家长一样,给儿子选所谓的名校,而是选择了一所“环境好,作业少”的普通公办小学。




图片


《三江源的扎西德勒》

作者:[中] 杨志军



草原显得比以往更加辽阔,被雪山映白的岚光静静飘浮着,和天边的云彩连在一起。风在吹,吹来了沙啦啦的牧草声,也隐隐地吹来了一阵马的嘶鸣。


我们拥有生命,不仅仅是为了活着,而是为了对其他生命有用和有益,为了对这个世界说一声:“我是你的。”然后听到这个世界的回答:“我也是你的。”彼此的拥有就是彼此的相爱。




图片


《远方有座城》

作者:[中] 张惜妍



纳吾鲁孜节,即每年阳历三月二十一日,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一样长,正值农历节气的“春分”。这是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的维吾尔族、哈萨克、乌孜别克、柯尔克孜、塔塔尔、塔吉克等民族的共同节日。“纳吾鲁孜”一词来自波斯语,意为“春雨日”,也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。


为了祈祷粮食丰收,这天早晨,各家各户都要做纳吾鲁孜饭,至少要用七种原料,如小麦、大麦、米、面粉、肉、奶疙瘩、牛奶等,把这些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。烹制这种食物是有讲究的,不宰杀牲畜,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,并尽可能做得丰盛些,以示年年富足有余。


点击进入 >>